妙手回春——网站可用性测试及优化指南
本书内容不多,正如书中开场白中所说的,它不涉及各种测试方法也没有深刻的理论,仅仅只介绍如何找出可用性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介绍了DIY可用性测试的方法及所有前后相关的准备与注意事项,应该说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书。
DIY可用性测试
所谓DIY可用性测试就是主持人和参与者坐在一起,将要执行的任务交给参与者,并让其在执行任务期间进行发声思维。它的目的是找出并修复网站主要的问题来改善产品质量。
DIY可用性测试是一种定性测试,它跟定量测试不同的是,它不需要证明什么结论,而只是让你获得改善产品的洞察力。
它之所以有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每个网站都有问题
严重的问题通常容易发现
可以通过观察用户,了解产品如何被使用及用户行为背后的原因
测试什么
作者鼓励要尽早开始测试,通常一有草图就可以给用户测试了。
可测试的内容,分别为:
草图:主要是为了测试你的概念是否容易理解
线框图:测试分类和命名方案
网页设计:测试视觉设计是否带来可用性问题
他人网站:测试竞品,获得相关经验教训
现有网站:找出存在的可用性问题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发过程中,通常每轮测试都需要测试上一周所做的开发以及接下来开发工作的原型 。
测试周期
正常情况下,每个月拿出一个上午进行测试。如果是敏捷开发,那需要在每个开发周期拿一个上午进行测试。
当然,这里不一定说一定要在上午进行测试,只是表明测试只需要大概一个上午的时间,具体安排还是根据实际情况去决定。
测试前
确定测试什么
这个可以参考前面提到的几个点决定。
制作要测试的任务清单,并撰写对应场景
首先制作任务清单,大概5~10个任务。
接下来是将任务变成场景,需要提供对应的背景说明、用户执行任务时需要的信息。注意在情景中,不能提供任何与任务有关的线索,并且措辞必须清晰,确保参与者能够理解。
招募参与人
在进行招募之前,我们需要根据这次测试的任务类型确定什么样的人适合进行本次测试。尽量选择本网站的目标受众。但是目标受众不一定好找,因此,也不必局限于此,允许人选与目标受众有一定差距。
我们可以通过投放相关广告进行招募,也可以找朋友、家人、同事、邻居等。只要符合本次测试的需求即可。
每轮测试只需要3名参与者即可,这样能够保证用一个上午完成测试。
在参与者选择上,必须保证对方能够接受发声思维,并且善于表达。这样在测试过程中,我们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
另外,可能还需要储备些参与者,在有参与者临时不能来现场时备用。
预定相关设备
测试中会用到测试房间、观察室、休息室等,这些需要提前预定。
一些相关软件,如录屏软件、屏幕共享等软件也需要提前下载安装好。
复印相关材料
主要是测试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如情景清单、一些协议等。
作者在书中很详细的提供了一些检查清单,我会在文章末尾附上。
测试流程
到最主要的部分了。
测试主要分为以下流程:
欢迎环节(4min)
提问环节(2min)
主页观光(3min)
执行任务(35min)
问题探讨(5min)
道别(5min)
准备下一场测试(10min)
每一轮测试大概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
总结和交流
在所有测试完成后,参与测试的人员应该立即进行总结和交流。
总结会的目的是:
归纳总结参与者使用网站时遇到的最严重的的问题
确定下个月测试前要修复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总结会上只讨论观察到的情况,要抓的是最严重的问题。
修复问题时的原则
我们不是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完美的修复,更多的是快速调整并验证。基于这点,以下两个原则,应该被牢记:
微调,而不是重新设计,但要验证
调整后,需要做快速的随机测试,并且将原始版本和微调后的版本进行A/B测试。
关于A/B测试,可以查看以下两篇内容:
做减法
删除分散用户注意力的内容。
附录
测试前检查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