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及可用性原则

发布于:2017-06-29 16:29 交互体验

菲茨定律

定律内容: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一个最终目标所需的时间由两个参数来决定,到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的大小,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时间 T = a + b log2(D/W+1)。

启示:

  • 按钮等可点击对象需要合理的大小尺寸。 

  • 屏幕的边和角很适合放置像菜单栏和按钮这样的元素,因为边角是巨大的目标,它们无限高或无限宽,你不可能用鼠标超过它们。即不管你移动了多远,鼠标最终会停在屏幕的边缘,并定位到按钮或菜单的上面。 

  • 右键菜单比下拉菜单或工具栏被更快打开,因为不需要移动到屏幕的其他位置。


席克定律

定律内容:一个人面临的选择(n)越多,所需要作出决定的时间(T)就越长。用数学公式表达为反应时间 T=a+b log2(n)。

启示:在人机交互中界面中选项越多,意味着用户做出决定的时间越长。因此不要给用户太多选择。


7±2 法则

定律内容:人类头脑最好的状态能记忆含有7(±2)项信息块,在记忆了 5-9 项信息后人类的头脑就开始出错。如应用的选项卡不会超过 5 个。


奥卡姆剃刀原理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如有两个功能相等的设计,那么选择最简单的。


接近法则

当对象离得太近的时候,我们潜意识会认为它们是相关的。(强调位置)

广泛应用于页面内容的组织,以及分组设计中。


相似原则

人们通常把那些明显具有共同特性(如形状、大小、颜色等)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即相似的部分在知觉中会形成若干组。(强调内容)


封闭原则

根据过去以往的经验和视知觉的整体意愿驱使,我们习惯性的将图形作为一个整体去观看,于是我们在脑袋里将缺少的形状补充进去之后,便形成最终我们识别出来的图形效果。

因此当元素不完整或者不存在的时候,依然可以被人们所识别。


连续原则

我们的视觉倾向于感知连续的形式而不是零散的碎片。


防错原则

大部分的意外都是由设计的疏忽,而不是人为操作疏忽。

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在用户容易出错的地方防止或直接把出错的可能性给去除掉,避免错误的发生。


容错原则

在用户出错时,即要帮助用户识别出错误,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再帮助用户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如果真的不能帮助用户从错误中恢复,也要尽量为用户提供帮助让用户损失降到最低。


一致性原则

产品在遵循平台惯例的基础上也要保证产品功能操作、控件样式、界面布局、提示信息的一致性。


状态可见

让用户知道你在干什么或干了什么,要给用户及时的反馈信息。


灵活高效原则

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相关任务或动作。


审美和简约的设计

让自己的架构简单界面简洁突出重要内容去掉或弱化干扰和不相关的信息/内容。


识别比记忆好

在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尽量减少用户对操作的记忆负担,让所有的动作和选项都处在用户的视野范围内。

如果产品中有必须需要用户记住的信息那么请让用户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记忆,当然也要保证信息的简单明了。

相关推荐
【学习】交互设计相关概念
交互设计及可用性原则
覆盖层设计